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jī suì tuò hú ㄐㄧ ㄙㄨㄟˋ ㄊㄨㄛˋ ㄏㄨˊ擊碎唾壺(擊碎唾壺)
《晉書·王敦傳》:“﹝ 王敦 ﹞每酒后輒詠 魏武帝 樂府歌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匀缫獯蛲賶貫楣潱瑝剡叡M缺。”原形容對文學作品的極度贊賞,后亦用以形容抒發壯懷或不平之情。 清 魏源 《秦淮燈船引》:“有客虬髯醉咽嗚,擊碎唾壺小酒唱。”亦省作“ 擊玉壺 ”、“ 擊唾壺 ”。 唐 李白 《玉壺吟》:“烈士擊玉壺,壯心惜暮年。” 清 歸莊 《與侯彥舟書》:“弟病廢之人,泥涂自甘,顧不能為君擊唾壺耳。”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擊碎唾壺
成語(Idiom):擊碎唾壺
發音(Pronunciation):jī suì tuò h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才思敏捷,能夠迅速擊破對方的謀劃或計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擊碎唾壺這個成語源自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其中的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聰明機智的人,能夠迅速擊碎敵人的唾壺,使其計劃落空。因此,這個成語形容人才思敏捷,能夠迅速擊破對方的計劃或謀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或挑戰時,能夠迅速洞察對方的意圖,并且有能力擊破對方的計劃或謀劃??梢杂糜诳洫勔粋€人的智慧和機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擊碎唾壺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在故事中,主人公齊莊公的宰相齊宣公對齊莊公的計劃心生不滿,他想要破壞齊莊公的計劃,于是他設計了一個計劃,將自己的唾壺放在齊莊公的書房里。齊莊公進入書房后,看到唾壺,心生好奇,用力一拍,結果唾壺被擊碎。齊宣公借此機會,向齊莊公表示唾壺是他放在這里的,如果他能將這個唾壺擊碎,就證明他有能力擊破齊莊公的計劃。最終,齊宣公成功擊碎了唾壺,證明了他的智慧和機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擊碎唾壺是一個動賓短語,其中“擊碎”是動詞短語,表示動作;“唾壺”是名詞,表示被擊碎的對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聰明才智讓他能夠在關鍵時刻擊碎唾壺。
2. 面對敵人的陰謀,他迅速擊碎了唾壺,保護了自己的利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在面對一個唾壺時,他迅速擊碎了唾壺,展示了他的智慧和機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智慧和機智相關的成語,例如“智勇雙全”、“足智多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智慧和機智讓他能夠在游戲中擊碎唾壺,贏得比賽。
2. 初中生:她的機智和智慧使她能夠在考試中迅速擊碎唾壺,獲得好成績。
3. 高中生:他的智慧和機智讓他能夠在團隊合作中擊碎唾壺,取得成功。
4. 大學生:她的機智和智慧使她能夠在面試中迅速擊碎唾壺,獲得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