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頓綱振紀(dùn gāng zhèn jì)
發音(Pronunciation):dùn gāng zhèn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恢復秩序,重振綱紀。形容通過嚴肅執法、整頓紀律等手段,恢復社會秩序或組織紀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頓綱振紀是由“頓綱”和“振紀”兩個詞組成的。其中,“頓綱”指的是重振法紀秩序,使之恢復正常運行;“振紀”指的是恢復紀律,使之得到嚴格執行。這個成語的含義是通過采取措施恢復秩序,重振綱紀,使社會、組織或團體恢復正常運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頓綱振紀常常用于描述領導或組織對于混亂局面采取有效措施,恢復秩序和紀律的情景。例如,可以用來形容政府采取措施整頓市場秩序,恢復經濟發展的正常軌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頓綱振紀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記·項羽本紀》中。當時,項羽作為楚漢戰爭的敗方,意識到自己的部隊紀律松散,便采取了嚴厲的措施整頓軍紀,恢復軍隊的戰斗力。這個故事成為了頓綱振紀這個成語的源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頓綱振紀”,其中“頓綱”和“振紀”為并列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經濟危機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頓綱振紀,使經濟逐漸恢復了正常運行。
2. 這個組織內部紀律松散,領導決定頓綱振紀,嚴肅整頓紀律,提高工作效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頓綱”像是把一條松散的繩子擰緊,而“振紀”則像是一聲鞭炮響起,提醒大家紀律要嚴格執行。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法律制度和軍隊紀律,以更好地理解頓綱振紀的意義和應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老師告訴我們要頓綱振紀,要遵守課堂紀律。
2. 初中生(13-15歲):學校組織了紀律整頓活動,希望我們能頓綱振紀,不再遲到早退。
3. 高中生(16-18歲):參加軍訓的時候,我們被要求嚴格遵守紀律,頓綱振紀,保持隊形整齊。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