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rén fēi mù shí ㄖㄣˊ ㄈㄟ ㄇㄨˋ ㄕㄧˊ人非木石
謂人有思想感情,容易為外界事物所打動,不同于無生命無知覺無感情的樹木石頭。語出 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愬者?” 唐 白居易 《李夫人》詩:“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 郁達夫 《遲桂花》:“她雖則是一個純真的小孩子,但人非木石,究竟總有一點感情。”亦作“ 人非草木 ”。《水滸傳》第十七回:“眾人道:‘上覆觀察,小人們人非草木,豈不省的。’”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人非木石
成語(Idiom):人非木石
發音(Pronunciation):rén fēi mù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有感情、有思想,不是沒有感情、沒有思想的木頭和石頭,強調人具有感性和思維能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強調了人與木頭和石頭的區別。人類是有感情、有思維能力的生物,而木頭和石頭是沒有感情、沒有思維的物體。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類的感情、思維和行為,強調人的主觀性和活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的感情、思維和行為,可以用在各種日常生活和工作場景中。比如,在談論人的情感變化、行為舉止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這個成語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起源。根據一些文獻資料,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一書中。在這本書中,莊子用“人非木石”來形容人的感情和思維能力,強調人與木頭和石頭的不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朋友的困境非常關心,真的是人非木石。
2.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畢竟我們是人非木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和比喻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木頭和一個石頭,再想象一個有感情、有思維的人,這樣可以形成對比,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人類情感、思維相關的成語,如“心如刀割”、“心曠神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小動物有很多感情,人非木石。
2. 初中生:看到他受傷的樣子,我心里很難過,人非木石。
3. 高中生:面對挫折,我不會輕易放棄,因為人非木石。
4. 大學生:看到這個社會的不公平現象,我憤怒不已,人非木石。
5. 成年人:經歷了很多事情,我懂得了珍惜和感恩,人非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