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透鏡
基本解釋
◎ 凹透鏡 āotòujìng
[concave lens] 凹面(中央比邊緣薄)的透鏡,有發散光線之功效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concave lens
詳細解釋
透鏡的一種,中央比四周薄。近視眼鏡的鏡片就屬于這一類。也叫發散透鏡。
成語(Idiom):凹透鏡
發音(Pronunciation):āo tòu j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能夠看清事物的真相,具有洞察力和透徹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凹透鏡是由“凹”和“透鏡”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凹指的是向內凸起的形狀,而透鏡則是能夠折射光線的物體。凹透鏡比喻能夠看清事物的真相,具有洞察力和透徹性。使用這個成語時,常常表示一個人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入分析問題的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凹透鏡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分析問題時能夠看到問題的本質和真相,而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這個成語適用于各種情境,如工作、學習、社交等,用來形容那些具有深思熟慮、洞察力強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凹透鏡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這篇文章中。文章中的故事講述了莊子與齊景公的對話,莊子用“凹透鏡”來形容自己的洞察力和智慧。這個成語由此而來,成為了描述人們觀察問題的能力的一個形象化的說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凹透鏡是由兩個詞組成的,形容詞“凹”和名詞“透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分析能力真是凹透鏡,總能看到問題的本質。
2. 她是我們團隊中的凹透鏡,總能給出深入的見解。
3. 這個領導非常有凹透鏡,總能看到事物的內在聯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凹透鏡”這個形象化的詞語,想象一個凹透鏡能夠聚焦光線,把事物的本質放大展現出來。可以嘗試將這個形象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洞察力、透徹性相關的成語,如“洞若觀火”、“目光如炬”等,以擴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凹透鏡讓他在數學題上總是能找到最簡單的解法。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的凹透鏡教會了我們如何用正確的角度看待問題。
3. 高中生(16-18歲):作為學生干部,她的凹透鏡幫助她更好地解決班級的問題。
4. 大學生(19-22歲):在大學里,我們需要培養自己的凹透鏡,以便更好地理解復雜的學術知識。
5. 成人(23歲及以上):在職場上,一個人的凹透鏡能夠讓他更好地把握機會和應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