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舵
成語(Idiom):擺舵
發音(Pronunciation):bǎi d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船只或車輛轉向盤的動作,比喻在某種情況下改變立場或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擺舵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擺”表示轉動或改變位置,第二個字“舵”表示船或車的方向盤。擺舵的基本含義是指船只或車輛轉向盤的動作,引申為在某種情況下改變立場或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擺舵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某種情況下改變立場或態度的行為。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關鍵時刻改變主意,或者在決策過程中調整方向。這個成語常用于貶義,暗示某人沒有堅定的立場或原則,容易隨波逐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擺舵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的《水滸傳》第三十二回中。故事中,梁山好漢宋江經歷了一系列的困境和變故,最終被迫投降官府。這個時候,他改變了立場,選擇了順從和妥協,被形容為“擺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擺舵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擺”和名詞“舵”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關鍵時刻,他突然擺舵,改變了原本的計劃。
2. 這個政黨經常擺舵,沒有一個明確的政治立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擺舵”聯想成船只或車輛轉向盤的動作,表示改變立場或態度。可以想象自己在開車或駕船時,需要調整方向盤來改變行進方向,類似地,擺舵也是在某種情況下改變立場或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舵”的成語,如“船到橋頭自然直”、“船翻了還有槳”,了解更多與船只有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原本不喜歡吃蔬菜,但是為了健康,他決定擺舵,開始嘗試吃蔬菜。
2. 初中生:她原本想買一件衣服,但是朋友們都說不好看,她最終擺舵,決定不買了。
3. 高中生:他原本想報考理科專業,但是考試成績不理想,他決定擺舵,改報文科專業。
4. 大學生:她原本想參加某個社團,但是聽說工作量很大,她最終擺舵,決定加入另一個社團。
希望這個關于“擺舵”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