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響
基本解釋
[釋義]
(名)平凡的音樂。
[構(gòu)成]
偏正式:凡(響
詳細解釋
◎ 凡響 fánxiǎng
[ordinary music] 平凡的音響,借指平庸的作品
不同凡響
(1).平凡的音響、音調(diào)。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九:“詩有音節(jié)清脆,如雪竹冰絲,非人間凡響,皆由天性使然,非關(guān)學(xué)問。”《老殘游記》第十回:“從前聽過 孫琴秋 先生彈琴,有《漢宮秋》一曲,以為絶非凡響。” 鄭振鐸 《蟬與紡織娘》:“那鳴蟲的作響,真不是凡響。”
(2).指平庸的作品。 清 黃景仁 《賈禮耕用昌黎石鼓歌韻贈詩和贈一首》:“文章鼓吹有根柢,以混凡響奚能訛。”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果恭王之儉》:“善詩詞,幼受業(yè)於 沉確士 尚書,故詞宗歸於正音,不為凡響。”
成語(Idiom):凡響
發(fā)音(Pronunciation):fán xi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宏亮、洪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凡響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凡意為一切、所有,響意為聲音。凡響形容聲音宏亮、洪亮,通常用來形容聲音的宏大、嘹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凡響一般用來形容聲音的大小、聲音的傳播范圍以及聲音的嘹亮程度。可以用來形容歌聲、演講聲、樂器聲等。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聲音響亮、清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凡響這個成語出自明代文學(xué)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鄭子儀捉賊》故事。故事中,鄭子儀捉賊時,賊人聲音太大,被人聽見了。后來,人們就用凡響來形容聲音洪亮、宏亮。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凡響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歌聲凡響,深深地打動了觀眾的心。
2. 演講者的聲音凡響,讓人印象深刻。
3. 這把小號的聲音真是凡響,遠遠就能聽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凡響與聲音宏亮、洪亮的形象聯(lián)系起來,形成聯(lián)想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高山之巔,發(fā)出的聲音如雷霆般響徹山谷,這樣的聲音就是凡響。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xué)習(xí)其他與聲音相關(guān)的成語,如聲名遠揚、聲威赫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6-12歲):我弟弟唱歌的聲音凡響,家里的人都能聽到。
2. 初中生(13-15歲):演講比賽中,他的聲音凡響,全班同學(xué)都被吸引住了。
3. 高中生(16-18歲):音樂會上,樂隊奏出的音樂凡響,讓觀眾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