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哭
成語(Idiom):袒哭(tǎn kū)
發音(Pronunciation):tǎn k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公開表露悲痛或委屈,毫不掩飾地痛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袒哭是由“袒”和“哭”兩個詞組合而成的成語。其中,“袒”指公開、不加掩飾,“哭”指痛哭。成語的意思是指公開表露悲痛或委屈,毫不掩飾地痛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袒哭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遭受重大打擊或遭遇不公正待遇時,毫不掩飾地表露出自己內心深處的悲痛和委屈。可以用于各種情境,比如在失去親人、面對不公正對待、受到傷害或遭遇挫折等時候,可以使用袒哭來形容此時此刻的情緒表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十五年》記載了一個關于袒哭的故事。故事中,魯國的公子重耳在被迫流亡期間,因為思念故國和親人,不斷袒哭。這個故事表達了一個人在遭受重大打擊時,毫不掩飾地表露內心的悲痛和委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袒哭的結構是由兩個詞組成的,分別為“袒”和“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失去親人后,毫不掩飾地袒哭了起來。
2. 面對不公正對待,她選擇了袒哭來宣泄內心的委屈。
3. 在遭遇挫折時,他沒有選擇隱藏情緒,而是選擇了袒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袒哭這個成語與“公開表露悲痛”的含義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在公眾場合毫不掩飾地痛哭,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情緒表達相關的成語,如“淚如雨下”、“痛不欲生”等,豐富自己的漢語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考試時因為答錯了題目而袒哭了起來。
2. 初中生(13-15歲):當我被同學欺負時,我選擇了袒哭來宣泄自己的委屈。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挫折和困難,我不會選擇袒哭,而是要堅強地面對并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