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垢
基本解釋
◎ 塵垢 chéngòu
[dirt and dust] 塵埃和污垢,比喻細微不足道的事物,也指塵世
游乎塵垢之外
英文翻譯
1.dust and dirt; dirt
詳細解釋
(1).灰塵和污垢。《國語·晉語二》:“亡人之所懷挾纓纕,以望之塵垢者。” 韋昭 注:“言塵垢不敢當盛也。” 唐 柳宗元 《馬室女雷五葬志》:“家貧,歲不易衣,而天姿潔清脩嚴,恒若簪珠璣,衣紈縠,寥然不易為塵垢雜。”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的衣服很舒展地貼在身上,整潔,沒有一些塵垢。”
(2).猶世俗。《莊子·齊物論》:“無謂有謂,有謂無謂,而游乎塵垢之外。” 明 王廷相 《<近海集>序》:“其 蓬萊 、 方丈 、 扶桑 、靈槎、瑤草、羽人之屬,雖非真有,亦足以寄興於超曠。凡以使我忘夫棄斥之瑣尾而樂於塵垢之外者,非茲乎哉?” 章炳麟 《原學》:“冀脫離塵垢,死而宴樂其魂魄。”
(3).比喻微末卑污的事物。《淮南子·俶真訓》:“以利害為塵垢,以死生為晝夜。” 高誘 注:“塵垢,喻輕也。”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生論》:“蓋將以名位為贅瘤,資財為塵垢也。” 清 劉大櫆 《<郭昆甫時文>序》:“有臨大節不奪之心,而后其見於言者,輝光潔白,而不受世俗塵垢之污。”
(4).猶污染;污損。 漢 莊忌 《哀時命》:“ 務光 自投於深淵兮,不獲世之塵垢。” 唐 韋應物 《答令狐侍郎》詩:“白玉雖塵垢,拂拭還光輝。” 宋 蘇軾 《與溫公書》:“雖高風偉度,非此細故所能塵垢。然某思之,不啻芒背爾。”
(5).佛教謂煩惱。 宋 蘇軾 《小篆<般若心經>贊》:“舉足動念皆塵垢,而以俄傾作禪律。”
成語(Idiom):塵垢(chén gòu)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 g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塵土和污垢,比喻極其微小的錯誤或過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塵垢”由“塵”和“垢”兩個字組成。塵指塵土,垢指污垢。塵垢原本是用來形容房屋、衣物等表面的塵土和污垢,后來引申為指微小的錯誤或過失。成語“塵垢”形象地比喻了人們在工作或生活中犯下的微小錯誤。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塵垢”常用于文學作品、口語和日常交流中,用來形容或指責他人犯下的微小錯誤或過失。可以用于工作、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塵垢”最早出現在《漢書·王莽傳》中,原文是“塵垢之過,不足以拒大節”。這句話是指王莽在政治上犯下的微小錯誤,但卻不足以阻擋他實現大節。后來,人們將“塵垢”作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各種微小的錯誤或過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是犯了一點塵垢,沒必要大驚小怪。
2. 一個小小的塵垢,不足以影響整個計劃的實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塵垢”。可以想象自己在打掃房間時,發現了一點塵土和污垢,然后想象這點塵垢代表了自己的微小錯誤或過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塵垢”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塵埃落定”、“塵封”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只是犯了一點塵垢,老師別生氣。
2. 初中生:他的表演雖然有一點塵垢,但整體還是很出色的。
3. 高中生: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只是有一些塵垢需要修正。
4. 大學生:他的工作一直很出色,只是偶爾會犯一點塵垢。
5. 成年人:每個人都會犯一些塵垢,關鍵是如何去改正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