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峽
基本解釋
指 巴縣 以東江面的 石洞峽 、 銅鑼峽 、 明月峽 ,即《華陽國志·巴志》所稱的 巴郡 三峽。 唐 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即從 巴峽 穿 巫峽 ,便下 襄陽 向 洛陽 。”
成語(Idiom):巴峽(bā xiá)
發音(Pronunciation):bā xi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兩山之間的峽谷,形容山勢險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巴峽是一個地理名詞,指兩座山之間的狹窄峽谷。成語“巴峽”用來形容山勢險峻、地勢險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山脈之間的峽谷,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險峻的地形或環境。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段困難的道路、一種艱難的境地或一項困難的任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巴峽”的故事起源不太清楚,但據說與川峽有關。四川盆地是一個地勢較為平坦的地區,而四川與陜西之間有一條險峻的川峽,即巴山峽谷,因此人們常用“巴峽”來形容險峻的地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巴峽是一個名詞短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山峰之間的巴峽非常險峻,需要小心穿越。
2. 在經歷了一段巴峽般的困難后,他終于取得了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巴峽”聯想為兩座陡峭的山峰之間的狹窄峽谷,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也可以與川峽聯想,想象巴山峽谷的險峻景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中國的地理名詞,了解中國的山川地貌。也可以學習其他描述險峻環境或困難任務的成語,如“鳳鳴岐山”、“難上加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6-12歲):山里有一條巴峽,很難走。
中學生(13-18歲):這個數學題太難了,簡直是一道巴峽。
大學生及成人(18歲以上):經歷了一段巴峽般的掙扎,他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