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
基本解釋
(1).指《詩經》的風、雅、頌三體。《詩·豳風·七月》“七月流火” 唐 孔穎達 疏:“諸詩未有一篇之內備有風、雅、頌,而此篇獨有三體者。”
(2).指 唐 詩的七絕、七律、五律三體。 宋 周弼 有《三體唐詩》六卷,即選此三體。
(3).指 唐 人賦詩唱和的三體。 清 金埴 《不下帶編》卷三:“今人概言和韻,而不知 唐 詩賡和有三體,一曰依韻,一曰次韻,一曰用韻。”原注:“依韻,用在一韻,不用其字。次韻,和元韻,效其次第。此創于 元 、 白 ,其集中曰次用本韻是也。又次韻亦曰步韻,曰踵韻。用韻,但用彼韻,不次先后。”
(4).漢字的三種字體。在真書流行前,稱古文、篆書、隸書為三體。《后漢書·儒林傳序》:“ 靈帝 乃詔諸儒正定五經,刊於石碑,為古文、篆、隸三體書法,以相參驗。”《舊唐書·隱逸傳·司馬承禎》:“ 承禎 頗善篆、隸書, 玄宗 令以三體寫《老子經》。”《宋史·文苑傳三·句中正》:“﹝ 句中正 ﹞嘗以大小篆、八分三體書《孝經》摹石, 咸平 三年表上之。”
(5).漢字的三種字體。真書、行書、草書。《新唐書·柳公權傳》:“ 宣宗 召至御座前,書紙三番,作真、行、草三體。”
(6).史學中稱編年、紀傳與紀事本末三種體裁。編年體始于《春秋》,紀傳體始于《史記》,后 宋 袁樞 創紀事本末體,史部分類乃相沿分為三體。
英文翻譯
1.trisome (指染色體); trisomic
成語(Idiom):三體 (sān tǐ)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t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三體意為三個體塊或實體,也指一個團體或組織中的三個重要成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體是一個由“三”和“體”組成的成語。它可以指三個實體或個體,也可以指一個團體或組織中的三個重要成員。這個成語強調了三個實體或成員之間的相互關系和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一個團隊、組織或集體中的三個重要成員,強調他們的合作和重要性。它也可以用于描述一個物體或實體由三個部分組成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化和哲學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數字“三”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數字,具有完整和穩定的含義。因此,三體這個成語也體現了中國文化中對“三”的重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體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三”和“體”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團隊的成功離不開三體的合作。
2. 他們三個人就像一個三體,緊密合作,互相支持。
3. 這個機器由三個體塊組成,可以同時完成多項任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這個成語可以通過與“三個體塊”或“三個重要成員”相關聯。想象一個由三個不同形狀的體塊組成的物體,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數字“三”相關的成語,例如“三心二意”、“三思而行”等。這些成語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三體”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7-12歲):我們三個人一起合作,就像一個三體,完成了這個項目。
中學生(13-18歲):這個團隊的成功得益于三體的緊密合作和互相支持。
大學生(19歲及以上):在這個研究團隊中,三位重要的科學家構成了一個三體,共同推動了科學研究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