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轡
成語(Idiom):頓轡(dùn fěi)
發音(Pronunciation):dùn f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馬匹停下腳步的樣子,比喻人在行動中突然停頓不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頓轡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頓"指馬匹停下腳步,"轡"指馬的韁繩。這個成語比喻人在行動中突然停頓不前,常常用來形容思考、行動或者進展的突然中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頓轡常用于描述人在某種行動或決策中突然停下來,不再繼續前進。可以用于各種場景,比如工作、學習、創作等。例如,當一個人在寫作時突然停下來思考下一步的內容,可以使用頓轡來形容這個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董仲舒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董仲舒在接受朝廷官職時,因為對一些政策不滿而突然停下來思考,被人形容為"頓轡"。這個故事成為了"頓轡"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頓轡由兩個漢字組成,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作為其他句子的一部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寫作時突然頓轡,思考了很長時間。
2. 在重要的決策面前,他總是會頓轡一下,然后再做出決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頓轡"與馬匹停下腳步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在行走中突然停下來思考的情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文章或者參與討論來加深對"頓轡"這個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寫作業的時候突然頓轡了,不知道下一步應該怎么做。
2. 初中生:他在比賽中突然頓轡了一下,然后迅速做出了決策。
3. 高中生:在選擇大學專業的時候,我曾經頓轡過,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