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詔
基本解釋
晉 陸翽 《鄴中記》:“ 石季龍 與皇后在觀上,為詔書,五色紙,著鳳口中。鳳既銜詔,侍人放數(shù)百丈緋繩,轆轤回轉(zhuǎn),鳳凰飛下,謂之鳳詔。鳳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畫,腳皆用金。”后因以“五色詔”指詔書。 唐 王維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朝罷須裁五色詔,珮聲歸向鳳池頭。” 唐 竇常 《奉賀太保岐公承恩致政》詩:“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師。”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覲圣》:“朝罷須裁五色詔,肯將衰朽惜殘年。”
成語(Idiom):五色詔(wǔ sè zhào)
發(fā)音(Pronunciation):wǔ sè zh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五彩的詔書,形容文辭華麗、辭章燦爛。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色,指五彩斑斕的顏色;詔,指古代君主下發(fā)的命令。五色詔原指用五彩絹紙書寫的君主的命令,后來泛指文辭華麗、辭章燦爛,形容文章或言辭華美、絢麗多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文辭華麗、辭章燦爛的文章或言辭。可以用于文學(xué)作品、演講、辯論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位才子,他的文章寫得非常華麗,辭章燦爛,為人稱頌。有一天,他被召見到朝廷,皇帝親自下令給他頒發(fā)了一張五彩絹紙寫成的詔書,以表彰他的才華。從此以后,人們就用“五色詔”來形容文章或言辭華美、絢麗多彩。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詞像五色詔一樣,引人入勝。
2. 這篇文章寫得真是五色詔,讓人讀后心曠神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lián)想五彩繽紛的畫面,想象一張五彩絹紙上寫滿了華麗的字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xué)習(xí)其他類似形容華麗、絢麗的成語,如“錦繡前程”、“錦上添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duì)這個(gè)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畫了一幅五彩斑斕的畫,老師夸獎(jiǎng)?wù)f像五色詔一樣美麗。
2. 初中生:這篇作文的詞句寫得非常絢麗多彩,就像一篇五色詔一樣。
3. 高中生:他的演講詞文辭華美、辭章燦爛,宛如一篇五色詔,令人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