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示
基本解釋
◎ 出示 chūshì
[show] 把證件等拿出來給人看
一切外國人在進入中國48小時之內,必須出示其護照,以證明其國籍
英文翻譯
1.show; show [exhibit] for inspection; produce
詳細解釋
(1).拿出給人看。 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卷七:“己丑秋, 孟 訪一親舊,出示古物數種,皆所未見。”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一:“ 蔡圣涯 妹婿,出示 萬松居士 《折桂圖》。” 魯迅 《吶喊·狂人日記》:“因大笑,出示日記二冊,謂可見當日病狀,不妨獻諸舊友。”
(2).告示。 明 李開先 《東谷孫公去思詩》序:“賑饑有實惠,出示無虛辭。”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禁抄搶》:“預行出示,遍鄉城曉諭。” 梁啟超 《論湖南應辦之事》:“前者出示在此間招考,僅取兩次,已迫歲暮,來者百餘人,可取者亦三十人。”
成語(Idiom):出示(chū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chū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出示指出示、展示、呈現某物給他人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出示是指將某物展示給他人看,以證明其真實性或者作為某種證據。出示通常用于法律、教育、工作等場合,表示將某物向他人展示,以便他人了解或確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出示常常出現在以下場景中:
1. 法庭:律師需要出示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2. 學校:學生需要出示作業或報告給老師。
3. 會議:參會人員需要出示身份證明或準備的資料。
4. 商務談判:商務人士需要出示相關文件或合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暫無相關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出示了一份合同來證明自己的說法。
2. 學生們需要出示學生證才能進入圖書館。
3. 老師要求學生出示作業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出示”記憶成“出示證據”,通過與法庭、學校等場景相關聯,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其他與“出示”相關的成語,如“出類拔萃”、“出人頭地”等。
2. 學習如何有效地展示自己的觀點和提供證據,提高溝通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拿著畫好的作業出示給老師看。
2. 初中生(13-15歲):學生會代表出示了一份提案給校長。
3. 高中生(16-18歲):考生需要在考場上出示準考證才能參加考試。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學生們出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給導師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