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勒
成語(Idiom):抹勒
發音(Pronunciation):mā l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摩擦、磨礪,也比喻推敲、琢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抹勒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抹”意為擦拭,磨礪,推敲,琢磨的意思;“勒”意為勒索,壓迫,使人感到束縛的意思。抹勒的基本含義是指摩擦、磨礪,也比喻推敲、琢磨。在使用中,抹勒常常用來形容對事物進行反復琢磨,推敲,以求完善和提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抹勒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經常使用,特別適用于描述人們對事物進行反復思考、琢磨,以求完善和提高的情況。比如,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寫文章、作畫、研究問題等方面經過反復推敲、琢磨,從而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抹勒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公孫丑上》。故事中,公孫丑向孟子請教如何學習,孟子告訴他:“學習就像抹勒一樣,要反復磨礪,才能取得進步。”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學習是一個反復琢磨、不斷提高的過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抹勒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抹”為動詞,表示擦拭、磨礪;“勒”為動詞,表示勒索、壓迫。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意義豐富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寫這篇文章時一直抹勒著,直到把每個細節都完善了。
2. 這個設計師對每一個細節都抹勒得非常仔細,以確保產品的質量。
3. 學習是一個抹勒的過程,只有不斷反復琢磨才能取得進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抹勒”聯想成在紙上反復擦拭、磨礪的過程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學習、工作中不斷推敲、琢磨,以求完善和提高的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用法和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學習、思考相關的成語,如“苦思冥想”、“反復推敲”等,以擴大詞匯量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寫作業的時候,會抹勒很長時間,直到寫得整潔漂亮。
2. 初中生:為了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我每天都要抹勒很多題目,直到完全掌握。
3. 高中生:我在寫作文的時候經常抹勒,不斷修改,以求達到更高的水平。
4. 大學生:在進行科研工作時,我會抹勒很多數據,進行反復推敲,以確保研究結果的準確性。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經常需要抹勒各種方案,以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