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拿不出手 (ná bù chū shǒu)
發音(Pronunciation):ná bù chū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物質或行為不符合社會道德規范,無法拿出來展示給他人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該成語用來形容某物或某事物質或行為的質量低劣,不值得炫耀或展示給他人,可能會招致他人的嘲笑或不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物的質量差,無法展示給他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言行舉止不得體,無法在公眾場合出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特定的故事或傳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拿 (ná):拿取、拿來;不 (bù):否定;出手 (chū shǒu):拿出來展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件衣服的質量太差了,真是拿不出手。
2. 他的作品水平太低,根本拿不出手。
3. 在公眾場合,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做拿不出手的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拿不出手”與質量低劣的物品或行為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不堪入目”、“不值一提”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個玩具太破了,拿不出手。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英語發音很差,說出來拿不出手。
3. 高中生(16-18歲):她的穿衣品味很差,每次出門都拿不出手。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篇論文的內容太淺,拿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