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橛子
基本解釋
短木樁。喻指僵化死板。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 溫敦 :‘看, 蕭正使 多么有德性,多么叫人尊敬。走起路來,一步一步都顯露出中原的文化來。’ 王龍 :(按不?。裁粗性幕?!一個老木頭橛子就是了!’”
成語(Idiom):木頭橛子(mù tóu jué zi)
發音(Pronunciation):mù tóu jué z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笨拙、愚蠢,不靈活,不懂變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頭橛子這個成語中的“木頭”指的是木料,而“橛子”則是用來固定東西的用具。木頭橛子形容一個人像木頭一樣笨拙、愚蠢,不靈活,不懂變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思維遲鈍、行動呆板,缺乏靈活性和創造力。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的功能單一,缺乏變化和創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民間故事。相傳,有一個人非常笨拙,他在山上砍柴時,一根木頭掉到了山谷里。為了找回木頭,他用一根橛子插在山谷的一側,希望木頭能夠順著橛子滾回來。然而,這個人卻沒有考慮到木頭可能從橛子的另一側滾下去。因此,這個人被人們戲稱為“木頭橛子”,成為形容笨拙、愚蠢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是人,謂語是“木頭橛子”,用來形容人的特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木頭橛子,什么事情都不會做。
2. 這個機器人只會做一件事,真是個木頭橛子。
3. 他的思維僵硬,完全是個木頭橛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拿著一根木頭插在地上,而他自己卻被木頭絆倒,因為他像個木頭橛子一樣愚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成語相關的故事和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呆若木雞”、“愚不可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腦袋像個木頭橛子一樣,什么都記不住。
2. 初中生:那個同學不太靈活,有時候像個木頭橛子。
3. 高中生:他的思維很僵硬,真是個木頭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