襕笏
成語(Idiom):襕笏(lán hù)
發音(Pronunciation):lán 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舉行儀式時所用的儀仗,比喻虛有其表的榮譽或權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襕笏是古代官員儀仗中的一種,由兩根竹竿組成,上面綁著彩帶。在古代禮儀中,襕笏是一種象征權力和榮譽的標志。成語襕笏借指虛有其表的權勢和榮譽,形容人虛偽或權位虛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襕笏一詞常用于文學作品或口語中,用來形容那些表面上有權勢或榮譽,實際上卻虛無的人或事物。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注重外表,虛偽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段故事,說項羽自稱為“西楚霸王”,掌握著大量的權力和榮譽。然而,在與劉邦的戰爭中,項羽戰敗,最終自殺身亡。這個故事中的“西楚霸王”就是一個典型的襕笏,表面上看起來很厲害,實際上卻是虛有其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襕笏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襕”表示儀仗,而“笏”表示權位或榮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有很多榮譽,但實際上只是個襕笏而已。
2. 這個公司的老板雖然身居高位,卻是個襕笏,一點實際能力都沒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襕笏”與“虛有其表”這個詞組進行聯想,兩者意思相近,都表示表面上有一種權勢或榮譽,實際上卻是虛假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古代文學作品或歷史故事,了解更多關于權勢和榮譽的虛假現象的描寫。同時,也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拓寬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雖然穿著很漂亮,但是我覺得他是個襕笏。
2. 初中生:這個政府官員雖然擁有很多權力,但是他的能力卻很差,完全是個襕笏。
3. 高中生:雖然他在學校里很受歡迎,但是我覺得他只是一個襕笏,沒有真正的才華。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CEO雖然身居高位,但是他只是個襕笏,沒有真正的管理能力。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