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點
成語(Idiom):朱點
發音(Pronunciation):zhū d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改變整體形勢的重要因素或關鍵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朱點源自于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中的一句話:“朱熹注曰:‘朱點,朱文之點也。’”,意思是說朱熹在注解《論語》中提到的“點”就是“文字的重點”,而“朱點”則是指朱熹注解中的重要觀點或要點。后來,人們將“朱點”引申為指能夠改變整體形勢的重要因素或關鍵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個關鍵因素或要點對于整體事物的重要性。通常用于討論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中的關鍵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朱點這個成語的起源與朱熹有關。朱熹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和文學家,他的注解對于《論語》的研究有著重要的影響。在他的注解中,他特別強調了一些觀點或要點,這些觀點或要點被稱為“朱點”,后來逐漸演變為表示關鍵因素或要點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其中“朱點”作為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會議的朱點是如何促進經濟發展。
2. 這個方案的朱點在于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3.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需要找到關鍵的朱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朱熹的名字和他在《論語》注解中強調的關鍵觀點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朱熹的注解和理學思想,了解他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問題的朱點是什么?
2. 初中生:寫作文時要注意把握朱點,突出重點。
3. 高中生:歷史課上老師講解的朱點讓我對那個時代有了更深的理解。
4. 大學生:研究這個領域時,我們需要找到關鍵的朱點來進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