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基本解釋
[釋義]
(名)二十四節氣之一,在7月22、23或24日。一般是我國氣候最熱的時候。
[構成]
偏正式:大(暑
[同音]
大蜀
英文翻譯
1.Great Heat (12th solar term)
詳細解釋
◎ 大暑 dàshǔ
[Great heat] 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7月23日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這時候最熱
(1).二十四節氣之一。在農歷六月中,陽歷七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一般為我國氣候最熱的時候。《逸周書·周月》:“夏三月中氣:小滿,夏至,大暑。”
(2).極熱,酷暑。《山海經·大荒西經》:“ 壽麻 正立無景,疾呼無響。爰有大暑,不可以往。” 郭璞 注:“言熱炙殺人也。”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六:“時暑中,公執一葉素扇,偶寫‘大暑去酷吏,清風來故人。’”
成語(Idiom):大暑
發音(Pronunciation):dà s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大暑是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表示夏季最熱的時期。在成語中,大暑常常用來形容炎熱的天氣或者表示事物發展到最高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大暑”常用來形容天氣炎熱,是夏季最熱的時期。也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發展到最高點,達到頂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1. 描述天氣炎熱:今天的天氣真是大暑啊,簡直讓人無法忍受。2. 描述事物達到頂峰:他的事業在這個行業已經達到了大暑,再也沒有什么可以超越的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暑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中,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中的重要節氣之一。成語“大暑”中的“大”表示最大、最重要的意思,而“暑”則表示炎熱的意思。因此,“大暑”意味著夏季最熱的時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外面的天氣真是大暑啊,我簡直出不了門。
2. 這個項目已經發展到了大暑,再往前就沒有什么突破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夏季最熱的時期相聯系,將大暑與炎熱天氣或事物達到頂峰的意思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二十四節氣的含義和起源,深入了解中國農歷和農耕文化的相關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的天氣真熱,好像已經到了大暑的時候了。
2. 初中生:這個夏天真是大暑,我都快被太陽曬成了黑人。
3. 高中生:我的學習進入了大暑,每天都在拼命備戰高考。
4. 大學生:暑假期間,我去了一個大暑的地方,感受到了炙熱的陽光和熱情的人們。
5. 成年人:這個項目已經發展到了大暑,我們需要想辦法再創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