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令
基本解釋
◎ 功令 gōnglìng
[edict] 舊時指法律、命令
功令:大盜未殺人,及他犯同謀多人者,止主謀一二人立決。——清· 方苞《獄中雜記》
近義詞
詳細解釋
(1).古時國家對學者考核和錄用的法規。《史記·儒林列傳序》:“余讀功令,至於廣厲學官之路,未嘗不廢書而嘆也。” 司馬貞 索隱:“案謂學者課功,著之於令,即今之學令是也。” 明 張一桂 《重刻顏氏家訓序》:“蓋古郅隆之世……靡不建學,辨時物,布功令。”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時事·劉次方侍御奏殿廷考試嚴除積弊》:“其殿廷考試,倘似此違式者,亦著一體懲辦,以肅功令。”
(2).法令。《儒林外史》第四十回:“這是朝廷功令,又不是你不肖花消掉了。何必氣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目下訪拿逆黨,功令森嚴,你容留他們選書,還敢口強,快快招來。” 魯迅 《華蓋集·論辯的魂靈》:“但我讀洋文是學校的課程,是政府的功令,反對者,即反對政府也。”
成語(Idiom):功令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l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功令指的是功勞和命令,意味著根據某人的貢獻或者權力,給予其特定的權威和命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功令是由“功”和“令”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功”指的是功勞或者貢獻,“令”指的是命令或者指令。功令的含義是根據某人的貢獻或者權力,給予其特定的權威和命令。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某人因為其出色的表現或者特定的地位而獲得的權力和地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功令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因為其出色的表現或者特定的地位而獲得的權力和地位。在工作場合,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因為其出色的工作表現而被授予特定的權威和責任。在軍事領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因為其戰功而被授予特殊的軍事指揮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功令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不太明確,但是它是從古代的官制和封建制度中衍生出來的。在古代,功臣和有特殊貢獻的人通常會被賜予特殊的權威和職責,這就是“功令”的由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功令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功”是形容詞性的詞語,表示功勞或者貢獻;“令”是名詞性的詞語,表示命令或者指令。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現,被授予了一項重要的功令。
2. 這個將軍因為其卓越的戰功,被授予了特殊的軍事功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功令”這個成語拆分成兩個部分來記憶,其中“功”表示功勞或者貢獻,“令”表示命令或者指令。你可以想象一個人因為其功勞而被賦予了特殊的命令和權威,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的封建制度和古代官制有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功令這個成語在這些制度中的具體應用和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因為小明在班級中表現出色,老師給予了他特殊的功令,讓他負責班級的衛生工作。
2. 初中生:因為他在校園安全問題上的貢獻,學校領導給予了他特殊的功令,讓他擔任校園安全巡邏隊的隊長。
3. 高中生:因為他在學術研究方面的突出貢獻,教授給予了他特殊的功令,讓他參與重要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