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皥
基本解釋
亦作“ 大皞 ”。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即 伏羲氏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帝 大皥 ,其神 句芒 。” 鄭玄 注:“ 大皥 , 宓戲氏 。” 陸德明 釋文:“皥,亦作昊。”《左傳·昭公十七年》:“ 大皞氏 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一本作“ 大皥 ”。
成語(Idiom):大皥
發(fā)音(Pronunciation):dà h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非常壯大、龐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巨大的;皥:皇帝的寶座。大皥原指皇帝的寶座,后泛指龐大的事物或權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龐大、宏偉。可以用來形容建筑物、組織機構、規(guī)模等較大的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唐代宰相魏征曾經對唐太宗李世民說:“天子之寶座,如大皥之高。”意思是皇帝的寶座高如天,莊嚴威嚴。后來,大皥一詞被用來形容龐大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大皥建筑是城市的地標。
2. 這個組織機構的規(guī)模真是大皥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想象一個巨大的皇帝寶座,莊嚴威嚴,代表著龐大的事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唐代的政治制度,以及當時的皇帝權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城堡真的好大皥啊!
2. 初中生:這個組織的成員人數太多了,簡直是個大皥。
3. 高中生:這個公司的規(guī)模如此龐大,可以說是個大皥了。
4. 大學生: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遺產真是大皥,讓人敬畏。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大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