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剠
成語(Idiom):剽剠(piāo lüè)
發音(Pronunciation):piāo lü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掠奪、搶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剽剠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剽”意為搶奪、掠奪,第二個字“剠”意為搶劫、劫掠。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表示掠奪、搶劫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剽剠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人們進行搶奪、掠奪行為,強調其沒有道義和合法性。可以用來形容貪官污吏、強盜、劫匪等進行非法掠奪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王莽篡位后,掠奪百姓的財產,以充實自己的國庫。后來有人寫了一篇詩,其中有句“剽剠萬民財,白日見驚怪”,用來形容王莽的掠奪行為。這就是剽剠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剽剠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動詞“剽”表示掠奪、搶奪的動作,賓語“剠”表示被掠奪、搶劫的對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惡勢力團伙剽剠了無數無辜的家庭。
2. 那位官員利用職權剽剠了公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剽剠這個成語與掠奪、搶劫等行為聯系起來記憶。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多加練習,將成語運用到不同的句子中,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剽剠相關的成語,如“剽竊”、“搶劫”等,進一步擴展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壞人剽剠了我的零食。
2. 初中生:搶劫犯剽剠了銀行的錢財。
3. 高中生:這個政府官員涉嫌剽剠公款,正在接受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