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肉
成語(Idiom):赤肉(chì ròu)
發音(Pronunciation):chì r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裸露在外的肉體,也可指貧窮、貧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赤肉一詞的含義有兩個方面。首先,它可以指裸露在外的肉體,意味著沒有遮擋或保護的狀況。其次,赤肉也可以比喻貧窮、貧困的狀態,表示財產匱乏、生活艱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赤肉一詞常用于描述人們生活困苦、貧困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某些事物沒有任何遮擋或保護的狀態。例如,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區的居民生活貧困、沒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赤肉一詞源自古代的生活場景,當時人們的生活條件較為艱苦,貧困是常見的現象。因此,赤肉一詞成為了形容貧窮、貧困的常用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赤肉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赤”和名詞“肉”組成。形容詞“赤”表示裸露、無遮擋的意思,名詞“肉”表示肉體。因此,赤肉的整體意思是裸露在外的肉體,也可引申為貧窮、貧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區的居民生活赤肉,沒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2. 他們一家五口生活在赤肉的環境中,日子非常艱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赤肉一詞。可以想象一個裸體的人站在寒冷的冬天,他的肉體完全裸露在外,形容他的貧窮、艱苦的生活狀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貧窮、貧困相關的成語,如“衣食不周”、“家徒四壁”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了解更多文化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們家生活赤肉,沒有錢買新衣服。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地區的很多人都生活赤肉,沒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
3. 高中生(16-18歲):在這個貧困的山村里,赤肉的農民們靠種地為生。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這部紀錄片展示了一些貧困地區人們的赤肉生活狀況,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