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拉
基本解釋
口語。大半;大部分。《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一個曲兒你聽了大半拉咧,不聽咧?”
成語(Idiom):大半拉
發音(Pronunciation):dà bàn l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大部分,大多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數量或程度達到了大部分或大多數的情況。常用于描述事物的數量或程度超過一半,并且接近或達到了全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般用于口語和書面語中,可用于描述各種事物的數量或程度,如人數、時間、工作進展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說岳全傳》是明代作家馮夢龍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其中有段描寫山西人的故事。故事中,一個山西人欠了人家三十兩銀子,對方找上門來討債,山西人一邊賠笑著說“我這兒沒有三十兩,大半拉有。”意思是雖然沒有全部,但有大部分。這個故事形象地表達了“大半拉”的含義,逐漸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量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作業大半拉都做完了,就差最后一道題了。
2. 我們公司的員工大半拉都是年輕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
3. 這個項目的預算大半拉都花在了人力資源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半拉”與“大部分”進行聯想,它們的意思相近,都表示數量或程度達到了大部分的情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大半天”(大部分的時間)、“大半夜”(深夜時分)等,擴展對“大半拉”類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吃了大半拉飯菜,剩下一點點了。
2. 初中生(14歲):我學習了大半拉科目,只有幾門還需要加油。
3. 高中生(17歲):我大半拉時間都用在了準備高考上。
4. 大學生(20歲):我已經大半拉完成了畢業論文的寫作。
5. 成年人(30歲):我大半拉的收入都用來支付房貸和生活開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