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攏
成語(Idiom):集攏(jí lǒng)
發音(Pronunciation):jí l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集中、聚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集攏是一個動詞,指將分散的人或物聚集到一起。它表示將人或物集中起來,以便更好地管理、利用或控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集攏常用于描述人們將分散的資源、人力或信息集中起來,以便更高效地進行工作、管理或決策。它可以用于描述組織、團隊或個人對資源的整合和利用,也可以用于描述政府對人才的吸引和集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集攏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時期。當時,晉國的大夫鮑叔牙經常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將分散的力量集中起來,以應對外敵的威脅。他的一次行動被人贊揚為“集攏眾人之力”,從而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集攏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集”和“攏”,都是動詞。其中,“集”的意思是聚集,將人或物集中起來;“攏”的意思是靠近,將分散的人或物聚攏到一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們需要集攏各個部門的力量。
2. 這個項目需要集攏各方的資源,才能順利進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集攏”與“集中”這兩個詞進行聯想,它們的意思相似,都表示將人或物聚集到一起。你可以想象一個集市上的人群聚集在一起,這樣就能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學習更多與集攏相關的成語,例如集思廣益、集腋成裘等,以擴展你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要求我們集攏教室里的玩具,以便更好地整理。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需要集攏各個社團的成員,一起組織一場文藝演出。
3. 高中生(16-18歲):政府通過各種政策來集攏優秀的人才,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4. 大學生(19-22歲):在創業過程中,我們需要集攏各方面的資源,以支持我們的項目發展。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集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