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冰瀴徹氣(bīng hé chè qì)
發音(Pronunciation):bīng hé chè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寒冷到極點,氣溫極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冰瀴指冰川的冰層,徹氣指極冷的氣溫穿透到心里。冰瀴徹氣用來形容寒冷到極點,氣溫極低,寒冷無比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冰瀴徹氣常用于描述極寒的天氣,也可以用來形容寒冷的環境或者寒冷的感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冰瀴徹氣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夏,四月,魏侯伐陳。”故事中描述了魏國的軍隊在寒冷的冬天出兵攻打陳國。由于氣溫極低,魏軍士兵們凍得幾乎無法忍受,所以形成了“冰瀴徹氣”的形容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冰瀴徹氣是一個由三個詞組成的成語,形容寒冷到極點,氣溫極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冬天的北方經常有冰瀴徹氣的寒冷天氣。
2. 這個冬天真是冷得讓人感覺像是冰瀴徹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一個極寒的冰川上,寒冷的氣溫穿透到心里,形成了冰瀴徹氣的感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天氣相關的成語,如“寒氣逼人”、“冰天雪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冬天的時候,我們經常感受到冰瀴徹氣的寒冷天氣。
2. 初中生(13-15歲):北方的冬天,氣溫很低,有時候甚至冷得像是冰瀴徹氣。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冬天真是冷得讓人感覺像是冰瀴徹氣,出門都要穿好多衣服。
4. 大學生及以上:北方的冬天真是太冷了,感覺冰瀴徹氣,連呼吸都冷。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