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幄
成語(Idiom):講幄
發音(Pronunciation):jiǎng w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主持大會或宴會時主持人站在講臺上發言,比喻主持大局或起帶頭作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講幄是由“講”和“幄”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講,指主持、說話;幄,指主持大會時的高臺。講幄意味著主持大會或宴會時主持人站在講臺上發言,比喻主持大局或起帶頭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講幄多用于形容主持人在重要場合的主持作用。例如,在公司年會上,總經理站在講臺上講話,他就是講幄;在學校開展的慶祝活動中,校長主持儀式并致辭,也可以說他在講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講幄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十九年》中。當時,齊國的公子糾因為殺了國君而被追殺,他逃到了晉國。晉國的公子重耳得知了齊國公子糾的情況后,決定幫助他復國。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公子重耳冒著巨大的風險,親自前往齊國與齊國的大臣們進行交涉。在交涉過程中,公子重耳站在講臺上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表達了他幫助齊國復國的決心和信心。他的演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最終取得了成功。從此以后,人們用“講幄”來形容主持人在重要場合的主持作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動詞“講”和名詞“幄”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會議上,總經理站在講臺上講幄,鼓勵大家為公司的發展共同努力。
2. 演講比賽中,選手們都希望能夠站在講幄之上,展示自己的才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講幄”。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高高的講臺上,發表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決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更多與“講幄”相關的成語,如“講臺高踞”、“言傳身教”等。
2. 學習如何在重要場合中發表演講,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和主持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站在講臺上講幄,告訴我們如何做一個好學生。
2. 初中生:班長在班會上講幄,呼吁大家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3. 高中生:學校舉行的慶典上,校長站在講臺上講幄,鼓勵同學們繼續努力學習。
4. 大學生:學生會主席在畢業典禮上講幄,感謝老師的教導并祝福同學們前程似錦。
5. 成年人:公司總經理在員工大會上講幄,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