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窗下無人問
基本解釋
謂科舉時代士人為考取功名,長期閉門苦讀而不為世人所知。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南渡后,疆土狹隘,止 河南 、 陜西 ,故仕進調官,皆不得遽入仕……故當時有云:‘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今日一舉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無人問也。’” 元 武漢臣 《玉壺春》第一折:“豈不聞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信有之也。”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蔡公逼試》:“你為甚十年窗下無人問,也只圖一舉成名天下知。”
成語(Idiom):十年窗下無人問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nián chuāng xià wú rén w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一個人在困境中無人關心、無人問津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一個人處于困境或困苦中,過去的十年或較長時間內,沒有人來關心、問候或幫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困境中被遺忘、被忽視的情況,或者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或行業中默默無聞、無人知曉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清代文學家納蘭性德的《浣溪沙·一笑愁來淚雙垂》。納蘭性德在這首詞中寫道:“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句詞描寫了納蘭性德在早年默默無聞、無人知曉的情況下,通過一次成功的表現而名聲大噪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十年(指時間)+ 窗下(指地點)+ 無人問(指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外地打拼了十年,卻依然是十年窗下無人問的狀態。
2. 雖然他在公司里工作了很長時間,但十年窗下無人問,始終沒有得到重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十年窗下無人問”拆解成三個部分來記憶,每個部分都有明確的含義和形象,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納蘭性德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他的文學成就和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年齡:8-12歲):我在新學校里感到很孤獨,十年窗下無人問。
2. 初中生(年齡:13-15歲):他在足球隊里一直堅持訓練,但十年窗下無人問。
3. 高中生(年齡:16-18歲):她一直在努力學習,但十年窗下無人問,沒有人發現她的才華。
4. 大學生(年齡:19-22歲):他在創業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難,十年窗下無人問,但他從未放棄。
5. 成年人(年齡:23歲及以上):在職場上,有時候會出現十年窗下無人問的情況,但只要堅持努力,終究會有人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