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諭
基本解釋
存問,慰諭。 唐 李義府 《招諭有懷贈同行人》詩:“遠游冒艱阻,深入勞存諭。春去辭國門,秋還在邊戍。”
成語(Idiom):存諭(cún yù)
發音(Pronunciation):cún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存儲著前人的經驗和智慧,供后人參考和借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存諭指前人留下的言論、教誨或勸告,是前人智慧和經驗的總結,供后人學習和借鑒。它強調了人們應該珍惜前人的智慧,并將其傳承給后代,以便后代能夠借鑒前人的經驗,避免重復犯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存諭常用于形容人們應該尊重前人的智慧和經驗,不斷學習和改進自己。可以用于教育場合、工作場合和日常生活中,提醒人們要珍惜前人的智慧,并將其應用于實際生活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存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蕩》中。在古代,存諭是指君主給予臣子的教誨和勸告。后來,這個詞語逐漸演變為表示前人智慧的總結和傳承。存諭的起源與古代社會的尊師重道和傳統文化的重視前人經驗有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存諭由兩個漢字組成,存和諭。存表示保存、積累,諭表示教誨、勸告。這個成語的結構簡潔明了,容易理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應該珍惜前人的存諭,不斷學習和進步。
2.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盡力將前人的智慧傳授給學生,讓他們能夠借鑒前人的經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存諭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將前人的智慧和經驗存儲在一個諭(書)中,然后傳給后人。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存諭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文化和傳統價值觀。了解古代的尊師重道和崇尚前人智慧的思想,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存諭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珍惜老師的存諭,努力學習,做個優秀的學生。
2. 初中生:我們要學會從前人的經驗中吸取教訓,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3. 高中生:老師經常給我們分享一些存諭,讓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加明智。
4. 大學生:我們應該尊重前人的智慧,學會從他們的經驗中受益,為自己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