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拉
基本解釋
◎ 半拉 bànlǎ
[half] [口]∶物品的一半
半拉蛋糕都被他一人吃了
英文翻譯
1.[口] half
詳細解釋
(1).半個,一半。《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只見他握著琵琶直著脖子問道:‘一個曲兒你聽了大半拉咧,不聽咧?’”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一:“ 小王 沒有念過書在部隊里學習了八個來月,現在呢,他說:‘能識半拉字了。’” 茹志鵑 《剪輯錯了的故事》二:“﹝ 老壽 ﹞說著也沒敢抬頭,拿起刀就切老伴優待自己的那半拉餅子。”
(2).半邊。 草明 《乘風破浪》第十八章:“但是我們從電燈的疏密和高低,仍然可以看出來那一溜是煉鋼廠,這半拉是煉鐵廠。”
成語(Idiom):半拉(bàn lā)
發音(Pronunciation):bàn l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完整或不完全的狀態,表示程度不高或不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半拉是中國方言中的詞語,最早出現在江浙一帶,后來逐漸傳播到全國各地。它的基本含義是指不完整或不完全的狀態,表示程度不高或不夠。半拉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數量、程度、質量等方面不夠充分或不夠完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半拉常用于口語和方言中,用來形容某種情況不夠完美或不夠充分。例如,可以用半拉來形容一個人的能力不夠強大,一件事情的完成度不夠高,或者一份食物的味道不夠美味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半拉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江浙一帶的方言中,起源于民間口語。在古代,人們常常用拉來表示事物的程度或數量,而半則表示不夠或不完整。因此,半拉就成了形容不夠充分或不夠完整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半拉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半表示不夠或不完整,拉表示程度或數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我只知道半拉,還需要繼續學習。
2. 這個蘋果看起來不錯,但是味道半拉。
3. 他的工作能力只有半拉,不夠出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半拉與不完整的事物聯系起來,例如一個半吃掉的蘋果,一半的功課完成等等。通過將半拉與這些形象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和理解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半拉,還有許多類似的表達方式可以用來形容事物不夠充分或不夠完整,例如半斤八兩、半途而廢等等。可以通過學習這些類似的成語,擴大自己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作業只寫了半拉,還有一半沒有完成。
2. 初中生:這個故事我只讀了半拉,還不知道結局是什么。
3. 高中生:我的英語水平只有半拉,還需要繼續努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