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雕
成語(Idiom):蠱雕(gǔ diāo)
發音(Pronunciation):ɡǔ d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心險惡,用心詭詐,多用來形容心機深沉、狡猾狠毒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蠱雕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蠱和雕分別有著不同的意義。蠱是一種古代巫術中的毒藥,可用來迷惑他人的心智,使其聽從自己的指揮。雕指的是雕刻,具有精細、狡猾的含義。因此,蠱雕形容一個人心思險惡,用心詭詐,善于欺騙和操縱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蠱雕一詞常用于形容那些心機深沉、狡猾狠毒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耍手段、不擇手段達到自己目的的人。例如,可以用來形容某些政治家、商人或社交場合中的一些心機人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蠱雕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八年》的記載中。據傳,昭公是一個古代國家的君主,他的寵臣蠱雕心機深沉,善于操縱君主的心智,最終導致國家的覆滅。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形容心機人的典故,使得蠱雕一詞得以流傳至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蠱雕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心思真是蠱雕,總是在背后捅人一刀。
2. 這個商人太蠱雕了,總是設法騙取他人的信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蠱雕這個成語。想象一個雕刻精細的雕像,然而,這個雕像卻暗藏著蠱的毒藥。這個聯想可以幫助你記憶蠱雕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要進一步學習成語,可以查閱相關的成語詞典或者參考成語故事書籍,了解更多成語的故事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心思真是蠱雕,總是設法騙取我們的零食。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人真是蠱雕,居然能夠利用別人的弱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心機真是太深了,完全是一個蠱雕的人物。
4. 大學生及以上:這個政客真是蠱雕,總是利用輿論來迷惑大眾,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