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索
基本解釋
亦作“ 一絡索 ”。1.一連串。《朱子語類》卷二三:“無道理底,也見他是那里背馳,那里欠闕,那一邊道理是如何,一見便一落索都見了。”《續景德傳燈錄·宗杲禪師》:“師曰:‘請和尚舉。’ 勤 ( 克勤 )遂連舉前輩一絡索淆訛語話徵詰之,師隨聲酬對,了無滯疑。”
(2).詞牌名。又名《洛陽春》、《玉連環》等。
成語(Idiom):一落索
發音(Pronunciation):yī luò s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旦有所失誤或者有所疏忽,就會立即被人抓住把柄或者發現缺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落索的意思是一旦有一點疏忽或失誤,就會被人立即抓住把柄或者發現缺點。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了人們對他人的一絲疏忽或者失誤都能敏銳地發現并加以利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容易被人發現缺點或者抓住把柄的人。它可以用來警示別人要小心自己的言行舉止,避免給別人留下可以利用的機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一落索的故事起源,目前并沒有確切的記載。但是根據一些文獻記載,這個成語可能來源于古代官場中的一種慣用手法。當時,官員們經常會利用別人的一點小疏忽或失誤來打擊對手,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一落索”的結構是由“一”、“落”和“索”三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落索,立刻被同事揭發了他的不端行為。
2. 這個學生一落索,老師馬上找出了他的不認真學習的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一落索”與“一絲不茍”相對比來記憶。一絲不茍表示做事非常細致認真,而一落索則表示稍有疏忽就會被人發現。通過對比記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意思的成語,如“一絲一毫”、“一絲不掛”等,來拓展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一落索,媽媽就知道我沒按時完成作業了。
2. 初中生:他一落索,同學們都知道他對比賽不夠認真。
3. 高中生:老師一落索,立刻發現了我的考試作弊行為。
4. 大學生:兼職工作時,我一落索,被老板批評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