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器二不匱
發音(Pronunciation):qì èr bù k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才豐富、能力出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器,指人才;二,表示豐富、多樣;不匱,表示不缺乏。成語“器二不匱”形容一個人的才能很多,能力很強,不缺乏任何方面的才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的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能力。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團隊或組織中人才濟濟、人才輩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呂不韋列傳》中有一則故事: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呂不韋的大臣,他非常聰明才智出眾,同時也非常富有。呂不韋的家里擺滿了各種珍貴的器物,非常豐富。因此,人們就用“器二不匱”來形容呂不韋的才智和財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器二不匱”,其中“器”、“二”、“不”、“匱”都是單個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器二不匱的音樂家,擅長演奏多種樂器。
2. 這個公司的人才真是器二不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器二不匱”拆分成“器”、“二”、“不”、“匱”四個字分別記憶,然后結合故事起源中的呂不韋的形象,形成一個生動的記憶圖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才子佳人”、“千里馬”等,來擴展對人才與能力的描述和贊美。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老師說我是器二不匱的小畫家,我會畫很多漂亮的圖畫。
2. 小學生:我班里的同學們都很厲害,大家都是器二不匱的小天才。
3. 初中生:我們班上的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特長,真是一個器二不匱的團隊。
4. 高中生:他是我們學校的學霸,各科都很強,真是器二不匱的學生。
5. 大學生:我們系里的教授都是一流的專家,真是器二不匱的學術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