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昭
成語(Idiom):厥昭(jué zhāo)
發(fā)音(Pronunciation):jué zh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或事物顯露出真實的面貌,不再隱藏或掩飾。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厥昭是一個古代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其中,“厥”意為顯露,昭示;“昭”意為明亮,光明。合在一起,表示事物或人的真實面貌顯露出來,不再隱藏或掩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厥昭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某種情況下展現(xiàn)真實的一面,不再偽裝或掩飾。常用于文學(xué)作品、演講、評論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jù)傳,厥昭最早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厥昭既明,無隱者。”這句話形容襄公治理國家時,沒有隱藏的人或事物,都顯露出真實的面貌。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jié)構(gòu),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真實想法終于厥昭出來了。
2. 在困境中,他的勇敢和堅韌的品質(zhì)厥昭無疑。
3. 這次事件暴露了他的本性,他的虛偽不再掩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成語厥昭。可以想象太陽從云層中突然顯露出來,亮光照耀大地,代表著真實的一面顯露出來。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厥昭的使用場景和相關(guān)的成語,如“昭然若揭”、“昭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8歲):今天的英語考試,我厥昭出了自己的實力。
2. 初中生(14歲):他在比賽中展現(xiàn)出了厥昭的實力,贏得了冠軍。
3. 高中生(17歲):畢業(yè)典禮上,我們的師長用深情的講話厥昭出了對我們的關(guān)愛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