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抹
基本解釋
勾銷;涂抹掉。 元 無名氏 《桃花女》第二折:“這個不打緊,我受了你香燈祭祀,與你名下勾抹了該死的冊籍,注上三十歲,有九十九歲壽。”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清號件》:“如比日,該吏不稟,即以延捱作弊,重責,其銷過廢牌,即勾抹存署內,以備查考。”
成語(Idiom):勾抹(gōu mā)
發音(Pronunciation):gōu m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手指或工具輕輕擦拭或涂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勾抹是指用手指或工具輕輕擦拭或涂抹物體表面,使其變得干凈或光滑。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清潔、整理或修復物體的動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勾抹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清潔、整理或修復物體的動作。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清潔家具、擦拭桌面等,也可以用在修復或整理工作中,比如修復書籍的封面、整理文件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勾抹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書法修習中。在古代,學習書法時,人們常常會用手指或筆尖輕輕勾畫字跡,以達到修正和潤飾的效果。后來,這個動作逐漸被引申為一種修整、整理的動作,形成了現代成語“勾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用濕布勾抹著家具,使其恢復原有的光澤。
2. 他用刷子輕輕勾抹著畫作,使其更加生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清潔、整理物體相關的場景結合,如擦拭家具、修整畫作等,來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清潔、整理相關的成語,如“拋磚引玉”、“拭目以待”等,以擴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用濕紙巾勾抹著桌子,讓它變得干凈整潔。
2. 初中生:她用抹布勾抹著窗戶,使其閃閃發光。
3. 高中生:他用毛刷輕輕勾抹著書籍封面,使其恢復原有的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