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鉈
成語(Idiom):稱鉈(chēng tā)
發音(Pronunciation):chēng t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說話不負責任,輕率草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稱鉈是由“稱”和“鉈”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稱”指的是稱量物品的工具,也可以表示稱贊或批評;“鉈”是一種有毒的金屬元素。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人說話不負責任,輕率草率,不考慮后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在言行中缺乏慎重和責任感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經思考就隨口說話的人,或者形容那些輕率行事,不考慮后果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個人經常說話不負責任,輕率草率。有一天,他在村里的集市上稱量了一塊有毒的鉈。結果,他不小心將鉈掉在了地上,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從此以后,人們就用“稱鉈”來形容那些說話不負責任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稱鉈”的結構是一個動賓短語,其中的動詞是“稱”,賓語是“鉈”。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說話總是不經思考,真是個稱鉈之人。
2. 這個人輕率行事,完全不顧后果,簡直就是個稱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拿著一個稱量的工具,上面放著一塊有毒的鉈。這個人不負責任地隨意稱量,結果鉈掉在地上,形成了一場嚴重的災難。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責任和慎重有關的成語,例如“謹言慎行”、“三思而后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謹慎選擇朋友,不要和稱鉈的人交往。
2. 初中生:我覺得政治家在發表言論時應該更加謹慎,不要說稱鉈的話。
3. 高中生:我不喜歡和那些稱鉈的同學一起做項目,他們總是不負責任,影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