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律
基本解釋
詩體名。始于 初唐 成熟于 中唐 的一種比較嚴密的詩歌格律。與尚未脫離古詩氣脈的“古律”相對而言。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有古律,有今律。”
成語(Idiom):今律
發(fā)音(Pronunciation):jīn lǜ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現(xiàn)在的法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今律是由“今”和“律”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今”表示現(xiàn)在,指的是當前的時代;“律”表示法律,指的是規(guī)范社會行為的法律制度。今律合在一起,表示現(xiàn)代的法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今律一詞通常用于討論法律制度的發(fā)展和改革,以及與現(xiàn)代社會相關的法律問題。可以用于法律教育、法律研究和法律咨詢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今律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東京夢華錄》這本明代的小說中。小說中描述了一個叫做“今律”的地方,這個地方的法律制度非常先進,被形容為“今世之律”。后來,人們將這個地方的法律制度稱為“今律”,用以指代現(xiàn)代的法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今律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今律的出臺,為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提供了保障。
2. 我們應該遵守今律,不違法亂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今律”與“現(xiàn)代法律”聯(lián)系起來,通過將兩個詞語的意思進行類比,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法律制度的歷史發(fā)展和現(xiàn)代法律體系的構建,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法律案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律是我們遵守的法律規(guī)定。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應該學習法律知識,了解今律的內(nèi)容。
3. 高中生(16-18歲):今律的完善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
4. 大學生(19-22歲):今律的實施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5. 成年人(23歲以上):作為公民,我們應該自覺遵守今律,維護社會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