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期
成語(Idiom):刑期
發音(Pronunciation):xíng q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犯罪分子被判刑后需要服刑的時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刑期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刑”指的是法律制裁,而“期”則表示時間段。刑期是指犯罪分子根據法律判決需要在監獄中服刑的時間。它強調了犯罪行為的后果以及對罪犯的懲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刑期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討論犯罪、法律和刑罰等話題。它可以用來描述犯罪分子需要在監獄中度過的時間,也可以用來指代犯罪行為的后果和對罪犯的懲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刑期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它是根據漢字的含義和用法組成的。刑期的含義源于中國古代的刑法制度,即犯罪分子根據法律判決需要在監獄中服刑的時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刑期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犯罪被判了五年的刑期。
2. 這個罪犯已經服滿了他的刑期。
3. 他的刑期還有兩年才能結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刑期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刑”字和“期”字分開記憶,然后再聯想起刑罰和時間的概念。
2. 將刑期與犯罪分子需要在監獄中度過的時間聯系起來,形成一個連貫的記憶圖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刑期這個成語感興趣,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法律、刑罰相關的知識,了解不同國家的刑法制度以及犯罪與懲罰的關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3-6歲):小明偷了小紅的玩具,他應該被判刑期。
2. 小學生(7-12歲):如果你犯了罪,你可能會被法官判刑期。
3. 中學生(13-18歲):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間可以接受改造和教育。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刑期的長短取決于犯罪的嚴重程度和法官的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