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害病
基本解釋
由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污染所引起的地區性疾病。其診斷須經嚴格鑒定和得到國家的正式確認。有公害的地區不一定都會出現公害病。典型的公害病有四日市哮喘、水俁病、痛痛病、慢性砷中毒等。
英文翻譯
1.【法】 disease caused by public nuisance
成語(Idiom):公害病(gōng hài bìng)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hài b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由于環境污染或不良的社會行為導致的疾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害病是由“公害”和“病”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公害”指的是由于環境污染或不良的社會行為導致的疾病,“病”指的是人體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公害病強調了環境污染和社會行為對人體健康的不良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害病常用于描述社會環境惡劣、污染嚴重或不良行為導致的疾病。可以用于批評社會上的環境問題或不良行為對人們健康造成的危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害病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當時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加快,但環境保護意識相對較低,許多工業企業的排放和不良行為給周圍的居民帶來了健康問題。這個成語的出現正是為了警示人們重視環境保護和社會行為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害病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公害”為名詞,“病”為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區的水源受到了嚴重的工業污染,導致許多居民患上了公害病。
2. 城市空氣污染嚴重,導致許多人患上了各種公害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公害病與環境污染和不良行為導致的疾病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可以想象一個污染嚴重的工業區,周圍的居民因此患上了各種疾病,這就是公害病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公害相關的知識,如環境保護、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內容,以加深對公害病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工廠的廢氣排放導致了公害病的發生。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應該加強環境保護意識,以避免公害病的發生。
3. 高中生(16-18歲):公害病的出現提醒我們要關注環境問題,積極參與環境保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