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棹
成語(Idiom):離棹(lí zhào)
發音(Pronunciation):lí zh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離開船只或者遠離港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離棹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離指離開,棹指船槳。離棹的基本含義是離開船只或者遠離港口。在引申義中,離棹也可以表示離開某個團體或者離開某個環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離棹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離開某個地方或者某個團體。例如,當一個人畢業離開學校時,可以使用離棹來表達他離開學校的情況。離棹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去追求新的機會和挑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離棹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子胥的人被楚國國君誤解,被迫離開楚國。子胥在離開楚國的時候,用船槳劃水離開,表達了他離開楚國的決心和決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離棹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畢業離棹后,去了一家外企工作。
2. 在他離棹之后,我們感到非常失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離棹”與船槳的形狀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一個人用船槳劃水離開船只,表示離開的決心和決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離棹”相關的成語,如“離經叛道”、“離經叛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放學后離棹回家。
2. 初中生(12-15歲):他離棹去了一個新的城市讀書。
3. 高中生(15-18歲):他離棹去了國外留學。
4. 大學生(18-22歲):畢業后,她離棹去了另一個城市工作。
5. 成年人(22歲以上):他離棹追求更好的職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