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挪
基本解釋
暫時借支。 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黃克強長沙革命之失敗》:“無如銀錢八元不足分配,次晨又來寧鄉中學覓予……予又陪之至友人處支挪。”
成語(Idiom):支挪
發音(Pronunciation):zhī n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巧妙的方式調動或動用資金或物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支挪是一個漢語成語,由“支”和“挪”兩個字組成。支指操縱資金或物品的調動,挪指將資金或物品移動到適當的位置。支挪意味著以巧妙的方式調度或使用資金或物品,以達到某種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支挪一詞通常用于描述人們在管理資金或物品時的靈活運用。它可以用于商業場景中,如調動資金用于投資或運營,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如巧妙地調整家庭預算或安排物品的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支挪一詞最早出現在《孟子·離婁上》一章中。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故事中,孟子用支挪一詞形容了一個國家的財政管理方式,意味著靈活運用財政資源以滿足不同的需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支挪是由兩個單獨的漢字組成的,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巧妙地支挪了一些資金,使得公司能夠順利完成這個項目。
2. 她善于支挪家庭預算,讓每一分錢都得到合理利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支挪這個成語與“調度”或“運用”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含義。同時,可以結合例句來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使用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財務管理或資源調配相關的成語,如“轉移資產”、“靈活運用”等,可以幫助擴展對支挪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善于支挪我的零花錢,用一部分買書,一部分買文具。
2. 初中生(13-15歲):他在班級活動中巧妙地支挪了一些物品,使得整個活動更加順利。
3. 高中生(16-18歲):她通過支挪家庭預算,成功地籌集了足夠的資金去參加夏令營。
4. 大學生(19-22歲):他在創業過程中靈活地支挪了一些資金,使得公司能夠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