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蒼玉
基本解釋
雜有斑紋的深青色的玉石。古時用作官員的佩玉。《禮記·玉藻》:“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 鄭玄 注:“玉有山玄、水蒼者,視之文色所似也。” 孔穎達 疏:“玉色似山之玄而雜有文,似水之蒼而雜有文。”《晉書·職官志》:“三品將軍秩中二千石者,著武冠,平上黑幘,五時朝服,佩水蒼玉。” 唐 白居易 《寓意詩》之一:“貂冠水蒼玉,紫綬黃金章。”亦省稱“ 水蒼 ”。 唐 皎然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詩:“肘后看金碧,腰間笑水蒼。” 宋 梅堯臣 《依韻和集英殿秋宴》:“萬國趨王會,諸公佩水蒼。”
成語(Idiom):水蒼玉
發音(Pronunciation):shuǐ cāng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容貌清秀、美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人的容顏美麗如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女性的美麗,也可用于形容男性的清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中有一句描述王莽的容貌:“渾身蒼玉色,須發皆蒼玉。”后來,人們將“蒼玉”作為形容美麗的詞語,并加上“水”字,形成了“水蒼玉”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為人的名詞 + 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長得水蒼玉,堪稱天下無敵的美人。
2. 小明的外表水蒼玉,但內心卻十分善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水蒼玉”與美麗的玉石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一個人容貌的美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容貌相關的成語,如“冰肌玉骨”、“秀色可餐”等,豐富自己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臉像水蒼玉一樣漂亮。
2. 初中生:他的外貌水蒼玉,但內心卻十分自私。
3. 高中生:她的容貌水蒼玉,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4. 大學生:她的外表水蒼玉,但內在的修養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