旒旌
成語(Idiom):旒旌
發音(Pronunciation):liú j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旗幟、旌旗,也泛指各種標志和象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旒旌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成語,旒指的是旗桿上的旗幟,旌指的是水陸行軍時所用的旗幟。旒旌泛指各種標志和象征,可以用來形容具有一定權威或地位的人或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旒旌一詞多用于形容具有威嚴和權威的人或事物,可以用在各種場合中,如描述國家領導人、軍隊將領、學術大師等。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團體或組織的旗幟或標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旒旌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二年》:“旒旌旗鼓,以迎大夫?!边@句話描述了昭公迎接一位重要的客人,用旗幟和鼓樂來表示莊重和禮儀。后來,旒旌逐漸演變成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具有威嚴和權威的人或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旒旌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學校的旒旌人物,深受師生的尊敬。
2. 這個組織的旒旌是一面紅底金龍的旗幟,象征著力量和榮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旗桿上的旗幟和水陸行軍時的旌旗來記憶旒旌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用“具有威嚴和權威的人或事物”的意思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學習更多與旗幟、標志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旗開得勝”、“旗鼓相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學校的旒旌是一面五彩斑斕的旗幟。
2. 初中生(13-15歲):他是我們班級的旒旌人物,大家都愿意聽從他的領導。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國家的旒旌是一面紅旗,象征著革命和希望。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學術界的旒旌是一位享有盛譽的教授,他的研究成果被廣泛認可。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學習“旒旌”這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