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士
基本解釋
有德行的人?!?a href="/r_ci_36e92222c889262004935d5f5fd945e0/" target="_blank">墨子·耕柱》:“天下無道,仁士不處厚焉?!薄秴问洗呵铩そ罚骸笆烙信d主仁士,深意念此?!?漢 劉向 《說苑·尊賢》:“智士不為謀,辨士不為言,仁士不為行?!?/p>
成語(Idiom):仁士(rén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rén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有仁愛之心、慈悲為懷的人,也可以指有仁德之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仁士一詞由“仁”和“士”兩個字組成。其中,“仁”表示仁愛、慈悲,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士”指的是有學問、修養的人。因此,仁士指的是有仁愛之心、慈悲為懷的人,也可以指有仁德之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仁士一詞常用于形容有高尚品德、慈悲心腸的人??梢杂脕矸Q贊他人的善良、仁愛之心,也可以用來自謙地形容自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顏淵》中有一段描述孔子對弟子顏淵的評價:“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孔子對顏淵的評價中用到了“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的形容詞,其中的“仰之”即指“仁士”,指的是有仁愛之心、慈悲為懷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仁士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真正的仁士,常常幫助別人。
2. 這個慈善機構的創始人被譽為當代仁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仁”字與“士”字的意義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有仁愛之心、慈悲為懷的學者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仁心仁術”、“仁至義盡”等,進一步了解仁愛之道。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仁士,總是樂于助人。
2. 初中生:他的言行舉止都很有修養,真是個仁士。
3. 高中生:他的慈悲心腸和對他人的關懷,讓他成為了一位仁士。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以仁士為榜樣,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