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被捆綁
發音(Pronunciation):bèi kǔn b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被束縛、被限制、被控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受到外界力量或條件的限制,無法自由行動或發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被人或事物束縛、限制、控制的情況,強調無法自主自由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被捆綁”源于古代中國的農民生活。在農田中,如果莊稼長勢良好,農民會使用繩子將莊稼捆綁在一起,防止倒伏。后來,這個形象被引申為被束縛、被限制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被捆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的時間被捆綁在了工作上,沒有時間休息。
2. 這個項目的發展被捆綁在了資金的限制上。
3. 學生們的創造力被捆綁在了傳統教育模式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被捆綁”與被束縛、被限制的意義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被繩子捆綁住,無法自由行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與“被捆綁”相關的成語,如“束縛手腳”、“束手無策”等。也可以學習相關的詞語,如“限制”、“控制”等,擴展對被束縛、被限制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沉迷于電子游戲,被捆綁在了游戲里。
2. 初中生:學生們的創造力被束縛,被捆綁在了應試教育的框架里。
3. 高中生:他的前途被捆綁在了高考的成績上,無法選擇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專業。
4. 大學生:畢業后,他發現自己被經濟壓力所束縛,被捆綁在了找工作的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