跂息
成語(Idiom):跂息(qí xī)
發音(Pronunciation):qí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動物疲勞至極,無法再行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跂息是一個形容詞,由“跂”和“息”兩個字組成。“跂”是指雙足分開,一腳向前,一腳向后的姿勢,也可以理解為踏步。“息”指停止、休息。跂息的意思是人或動物疲勞至極,無法再行走,需要停下來休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跂息一詞常用于形容人或動物疲勞不堪,無法繼續前行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長時間勞累后的身體狀況,也可以用于比喻工作或學習過程中的疲勞和困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跂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鹿鳴之什》中的《鹿鳴》篇:“鹿鳴于喬木,食蔚其實;鹿鳴于澗澤,濯濯其身。言念君子,跂跂其跖。”其中的“跂跂其跖”就是形容鹿疲勞至極,無法再行走,需要停下來休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跂息的結構為“跂”+“息”,其中“跂”是動詞,表示踏步;“息”是名詞,表示休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經過一天的激烈比賽,運動員們跑得跂息不前。
2. 老師講課講得太枯燥了,同學們都快跂息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跂息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或動物疲勞不堪,踏著疲憊的步伐,無法再前行,需要停下來休息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跂”和“息”的成語,例如:“跂踵(qí zhǒng)”,意為邁步行走;“息事寧人(xī shì níng rén)”,意為平息紛爭。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跑了一圈后感到跂息不前,需要停下來喝水。
2. 初中生(14歲):考試前準備得太緊張了,現在感覺跂息不前,需要好好放松一下。
3. 高中生(17歲):高三的學習壓力太大了,每天都感到跂息不前,但我知道只有堅持下去才能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