臬極
成語(Idiom):臬極(niè jí)
發音(Pronunciation):niè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非常極端,極其嚴厲或嚴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臬極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人或事物態度、舉止、要求等極其極端、嚴厲或嚴格。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某人的作風、要求或行為非常嚴苛,不容忍任何缺點或錯誤。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臬極這個成語常常用于貶義,表示對某人的嚴格要求或行為的不滿。它可以用來形容某位老師對學生的教學要求非常嚴格,或者某位領導對下屬的管理要求過于苛刻。同時,它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制度或規定過于嚴厲,不給人任何余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臬極這個成語源于《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故事中,劉備被曹操追殺時,途中遇到一位老人,老人告訴劉備曹操已經放棄追殺他,勸他不要再往前走了。劉備問老人為何如此肯定,老人回答道:“曹操言必信,行必果,他既然說要殺你,必然會臬你到底。”這里的“臬”就是指極端、嚴厲的意思。后來,這個故事中的“臬”逐漸演變成了成語“臬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臬極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臬”和“極”。其中,“臬”是一個形容詞,表示極端、嚴厲;“極”是一個名詞,表示極點、極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老師對學生要求太臬極了,連一點小錯誤都不允許。
2. 這個公司的管理非常臬極,連一分鐘的遲到都不允許。
3. 這個制度太臬極了,沒有任何靈活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臬極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極其嚴厲的老師,手持一根極長的尺子,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不容忍任何錯誤。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臬極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臬極相關的成語,如“臬日”(niè rì,指極端、嚴厲的日子)和“臬嚴”(niè yán,指極端、嚴厲)。同時,也可以學習與嚴格要求相關的成語,如“嚴苛”(yán kē,指要求嚴格、不留余地)和“嚴酷”(yán kù,指極端嚴厲、殘酷)。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老師對作業要求太臬極了,一點錯誤都不能有。
2. 初中生:班主任對我們的紀律要求非常臬極,連走廊上稍微說話都不允許。
3. 高中生:這個輔導班的老師對學生的成績要求太臬極了,要求每次考試都不能有一分的差錯。
4. 大學生:我的導師對研究的要求太臬極了,每次報告都要求準確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