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怠
成語(Idiom):倦怠(juàn dài)
發(fā)音(Pronunciation):juàn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疲倦?yún)挓癫徽瘛?/p>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倦怠是指人在長時間勞累或過度消耗精力后,感到疲倦、厭煩和精神不振。它不僅包含了身體上的疲勞,還包括了心理上的疲憊和對事物失去興趣的狀態(tài)。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倦怠常用于形容工作、學習或生活中的疲勞和厭倦。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因為長時間的工作或學習而感到疲憊不堪,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某種事物或環(huán)境感到無聊和失去興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倦怠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中。故事講述了魯國的大夫子貢因為長時間的勞累而感到疲倦?yún)挓瑢е聦ぷ魇チ藷崆椤_@個故事也成為了倦怠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倦怠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倦”和“怠”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最近工作太忙了,我感到有些倦怠。
2. 學習久了容易產生倦怠情緒,需要適時調整。
3. 她對這個項目已經感到倦怠,需要換個新的挑戰(zhàn)。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卷帶”諧音,想象自己的精神像一條被卷起來的帶子一樣松弛下來,從而記憶倦怠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倦怠是一個常用的形容詞,可以與其他詞語搭配使用,如倦怠不堪、倦怠無聊等。學習倦怠的解決方法,可以幫助提高學習效率和克服學習困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每天上完學都感到倦怠,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2. 中學生(13-18歲):考試前夜通宵復習,第二天上課時感到倦怠不堪。
3. 大學生(19-22歲):大學生活過于單調,容易產生學習倦怠的情緒。
4. 成年人(23歲以上):工作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已經感到倦怠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