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喜怒不形于色
發音(Pronunciation):xǐ nù bù xíng yú s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在喜怒之間保持面色不變,不流露出喜怒情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喜怒不形于色是形容人的情緒不易外露的一種狀態。無論遇到什么情況,無論是喜悅還是憤怒,都能保持面色不變,不流露出喜怒情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的情緒穩定、內心深沉、不易被外界所影響的狀態??梢杂脕硇稳菀粋€人在面對壓力、挫折或者是意外事件時,能夠保持冷靜和沉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楊震傳》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楊震在擔任官職時,因為憂國憂民,內心充滿了憤怒和憂慮。但是他為了不讓別人擔心,始終保持著面色不變,不流露出喜怒情緒。這個故事被后人引申為“喜怒不形于色”。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喜怒(emotion)不形于(not show on)色(facial expression)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面對困難時,總是喜怒不形于色,給人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
2. 她心里可能很生氣,但她喜怒不形于色,一點也看不出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分解為“喜怒”和“不形于色”兩個部分來記憶。喜怒代表情緒,不形于色表示不表現在面色上??梢韵胂笠粋€人臉上喜怒交加,但卻沒有在面色上表現出來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中重視內心修養和控制情緒的思想,例如道家的“無為而治”和佛教的“心如止水”。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5-12歲):我在考試時,雖然緊張,但我喜怒不形于色,保持冷靜。
2. 初中生(13-15歲):面對同學的嘲笑,他喜怒不形于色,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3. 高中生(16-18歲):老師批評他的作業,他喜怒不形于色,虛心接受批評并努力改進。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面對人生的起伏和挑戰,她喜怒不形于色,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