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度
基本解釋
(1).出世。謂超凡而成仙。 三國 魏 嵇康 《答秀才》詩之二:“縱軀任世度,至人不私己。” 戴明揚 校注:“《風俗通義》:‘語曰:金不可作,世不可度。’《抱樸子·黃白篇》:‘經曰:金可作,世可度也。’”
(2).整個封域。 唐 李商隱 《無愁果有愁曲北齊歌》:“東有青龍西白虎,中含福星包世度。” 馮浩 箋注:“ 文宣帝 受 東魏 禪,都 鄴 ,而 晉陽 往來臨幸。 鄴 在東, 晉陽 在西,故首句云然,兼取 漢 世 蒼龍闕 白虎觀 之名矣。次句統舉所有封域。”
成語(Idiom):世度(shì dù)
發音(Pronunciation):shì d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世界的度量,即人世間的事物或境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世度是指人們對世界的度量、對事物的看法和境界的估量。它強調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和評判的方式,以及對人生的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世度既是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也是對自身心境的把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世度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眼界、見識或修養。當我們在評價一個人時,可以用世度來描述他對世界的認知和對人生的態度。世度高的人通常具有開闊的眼界,能夠看到問題的本質和更廣闊的視野;而世度低的人則往往只看到表面現象,缺乏深度思考和全面分析的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將自己的一只雞蛋交給韓非子,韓非子用手指捏住雞蛋,卻沒有使其破裂。人們紛紛驚嘆韓非子的手法,他解釋道:“我只是世界上最普通的人,不過是把自己的世界放大了一點,所以才能夠掌握住這只雞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世度決定了他對世界的掌握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世度是一個名詞短語,由“世”和“度”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世度很高,能夠看到問題的本質。
2. 這個人的世度太低,只看到了表面現象。
3. 他的世度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世度”與“世界觀”相聯想,因為世度是人們對世界的度量和認知。你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地球上,伸手觸摸著整個世界,表示他的世度很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通過閱讀更多的書籍、了解不同文化、參與社交活動等方式來提高自己的世度。同時,多思考、多觀察、多交流也能夠拓寬你的視野和提高你的世度。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通過讀書來提高我的世度。
2. 初中生:他的世度很高,經常能夠看到問題的本質。
3. 高中生:我們應該努力拓寬自己的世度,不斷學習和成長。
4. 大學生:大學是拓寬世度的好時機,我們要多參加社交活動,了解不同的文化和觀點。
5. 成年人:我們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提高自己的世度,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變化。